2025-06-11 19:47:08
企业有难题,就上渝企问!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渝企问”专区上线以来,得到了广大企业用户的关注。近日,重庆广电《今日关注》栏目报道了来自“渝企问”的企业困惑:一些新能源企业在石柱县办理充电桩项目备案时,必须事先找当地一家国企出具“同意函”。投资者为此四处奔波,但同意函似乎成了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项目备案也因此受阻。
在石柱县万安街道城南社区,陈杰有一片占地10亩的厂房。最近,一家新能源企业找到陈杰,希望合伙建设一个超充站。资金技术到位、地理优势突出,双方一拍即合。可让陈杰没想到的是,两个月过去了,他们这个项目连备案都无法完成。
石柱县发改委告知陈杰,需要拿到石柱工业发展集团出具的同意函,否则无法办理项目备案。而石柱工业发展集团是当地一家国企,本身也在开展充电桩业务。
为此,陈杰来到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渝企问”专区投诉。石柱县发改委回复说:石柱县的充电桩项目由县工业集团统筹规划布局,为了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所以备案必须由工业集团出具“是否符合规划布局”的相关材料。
记者在暗访时询问石柱县行政服务中心发改委窗口工作人员:石柱工业发展集团(为何)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该工作人员说:“这个没有办法,发改委也是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一,县上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执行,县上这样要求的我们就必须要见到同意函。”
根据市经信委印发的《全市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备案指南》,项目业主单位只需线上提交“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额”等信息,备案管理部门收到上述信息即为备案。而且在我市其他区县,记者也尚未发现有“同意函”这样的门槛。
石柱县的充电桩项目到底是怎么规划布局的?开具“同意函”有没有具体的标准和流程呢?随后,记者以一家新能源企业的名义,来到了石柱工业发展集团,几经辗转,终于见到了一位负责此事的工作人员。
暗访中,石柱工业发展集团工作人员冉毅说“商用的(充电桩)现在反正就是......(不批)我们要把重点的地点考虑到自己来搞。”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一期工程已经建设了33座充电站,基本覆盖石柱县的全部街镇乡,但这些项目不怎么赚钱,所以他们要守住石柱县城的好地段。当然,其他企业想要入场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和他们合作。
当记者问及合作模式时,冉毅说“说白了给你匹配一些技术或者服务上的一些咨询。”记者说“技术这个我们有嘛”冉毅的回答是:“从中,在这个充电桩里面提一点小小的分成。”
对此,某新能源企业工作人员说:“说得好听点叫分成,说得不好听点是不是交保护费?你说这个产业怎么做得起来?”
充电桩的建设,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也是有必要的。但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模式,不仅会导致监管失效,对营商环境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一个产业的发展,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希望当地能梳理审批流程,破除隐形门槛,为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后记:
企业有难题,就上渝企问!我们期待陈杰的问题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如果您的企业在发展中遇到问题,欢迎来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渝企问”专区发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