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20:13:21
城市,是承载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实践逻辑。城市的每一寸空间,最终都要落脚于“人”的需求;每一次规划建设,最终都要回应“人”的期待。
宏大的蓝图如何落地?答案往往蕴藏在群众的日常关切中。
今年以来,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收到了许多热心市民的建议留言:有人聚焦交通出行,有人关心公共服务,还有人放眼城市未来。这些看似微小而琐碎的声音,却折射出市民对“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朴素追求。
我们挑选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去聆听,那些来自日常生活的心声;去感受,那些最朴素却最真切的期待。
从“线路延展”到“车站细节”
出行便利在不断兑现
出行,是最直接的民生。
无论是校区公交线路的优化,还是轨道站里一台饮水售货机的增设,市民的诉求看似细微,却都关乎“上班路能不能顺畅”“回家路能不能安心”。这些声音汇聚起来,推动着一座超大城市在交通服务上的点滴改变。
师生期盼:重庆工商大学茶园校区通勤可以更便捷
建议提到:重庆工商大学部分学院将在今年9月搬迁至茶园校区,但目前校区周边公共交通还不够完善,师生日常通勤比较困难。对此,有同学提出两点诉求,恳请主管部门研究解决:一是开通接驳轨道交通的公交方案;二是开通往返南岸主校区(五公里)的通勤方案,并希望明确线路规划进度、预计开通时间及票价政策。
南岸区交通运输委做出了回应:已立即协调交巡警、公交公司实地勘查。待校区基础设施完善后,将增设站点并延伸1301路至新校区,实现与轨道6号线长生桥站接驳;同时推动学校与公交公司协商,争取早日开通定制公交,方便两校区师生往返。
乘客呼声:可以在轨道5号线跳蹬站增设自动售货机
建议提到:跳蹬站是轨道5号线、江跳线的换乘车站,江跳线最长间距为15分钟,同时该车站为地上车站,在高温下长时间等车难免口干舌燥。同时换乘江跳线的乘客大多在之前已乘坐较长时间的车,存在喝水的需求。目前5号线、江跳线在其运营的其他站点均有自助售货机提供饮用水,若存在管理区划交叉的问题,还请两公司协调处理,以方便乘客为先,尽快增设自动售货机。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回应:重庆轨道运营公司已完成该站自动售货机的招商工作,并计划于2025年8月完成设备的安装。
从公交线路的延伸,到轨道车站的细节优化,展现的是部门的快速行动与务实解题。交通的每一次改进,都是“宜居之城”的生动写照,更让市民的呼声化为看得见、走得出的实际改变。
从“图书馆”到“乒乓球台”
城市品质在细节里生长
现代化人民城市,不只要“好走”,更要“好住、好学、好享”。
一本书的去处,一张球台的更新,一盏桥上的灯光,都是市民对城市品质的具象期待。每一次回应,都是公共服务体系的一次补齐,让“文明之城”的温度在日常可触可感。
居民期待:可以在两江新区金州商圈落址一座图书馆
建议提到:两江新区是重庆高品质宜居生活高地,也在着力打造教育强区。但偌大的两江新区,特别是以照母山周围5公里内,没有一个图书馆。近年来,随着入住率的提高,照母山范围5公里聚集了几百万的人口,如鸳鸯街道、凡尔赛、金州社区、大竹林、九曲河、礼嘉等等,周边学校云集,对图书馆的需求非常高。市民迫切希望能在金州商圈附近,落址一个图书馆,以便营造文化氛围,助力两江新区打造教育文化高地。
两江新区规资局回应:在嘉蓉路与礼环南路交叉口规划有文化设施用地,该地块配建有图书馆。
老年球友:期待更换合川区人民广场变形的乒乓球台
建议提到:合川区人民广场是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乒乓球区域尤其受到老年人欢迎。但原有4个乒乓球台中,仅更新了2个,其余2个使用超过10年,已严重变形,弹性不足,影响运动安全。老年球友呼声强烈,希望尽快更换,并适度增加数量。
合川区文旅委做出了回应:经实地检查,确认设施确有损坏。已安排维修更换2台乒乓球台,并建立定期巡查制度。下一步,将积极争取资金,及时更换剩余老旧球台,并研究在不影响广场功能的前提下增加数量。
居民关切:询问能否增设蔡家轨道大桥灯光
建议提到:作为城市地标,希望能够在蔡家轨道大桥整段桥边增加灯光,点亮城市夜景,也为居民增添观赏与休闲的氛围。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回应:蔡家轨道大桥已安装灯饰并投入使用。
城市品质,不只在摩天大楼和地标工程里,更体现在市民身边的一砖一瓦、一书一桌、一灯一景。回应图书馆的诉求、修缮乒乓球台的小事、解释桥梁灯光的关切,让“文明之城”的温度可见可感,也让人民城市的内涵真正落在日常。
从“公园商业”到“片区联动”
绿色生态正在重塑格局
公园环绕的生活场景,是许多人心目中“理想的城市”。
无论是两江新区礼嘉片区的“公园+商业”模式,还是永川凤凰湖片区的均衡发展诉求,市民都在用自己的观察与建议,为绿色生态与城市发展如何更好融合提供注脚。这些关切,正推动着“美丽之城”从理念走向实践。
居民期待:两江新区礼嘉片区发展如何更精彩?
建议提到:最近去逛了几次礼嘉天街以及周边的龙塘湖公园和白云湖公园,感觉这才是新时代公园城市的生活典范,有点像成都天府新区的公园城市,商业加生态的模式。希望再多引进一些高技术产业和互联网产业,这样就真的厉害了,高端产业+美丽生态+高端商业。
两江新区管委会回应:两江新区正努力实现“高端产业+美丽生态+高端商业”的愿景。产业方面,已集聚软件信息企业近5700家、研发平台500多个,形成多层次产业集群;生态方面,百园之城格局已现,园博园、照母山、金海湾等串珠成链;商业方面,光环、礼嘉天街、奥特莱斯等商圈日益完善。每一份愿景,都是新区努力的方向。
市民关切:永川凤凰湖、旺龙湖片区何时迎来快速发展?
建议提到:永川同期开建的三湖片区,如今神女湖、兴龙湖已基本成型,但凤凰湖、旺龙湖至今没有实质性动工。小学、湿地公园、商圈迟迟未落地,居民生活受到影响,希望政府均衡发展,兑现“产城景融合”的承诺。
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回应:近年来受资金、用地条件等多重限制,该片区发展缓慢。随着永川高铁南站开通、园博园建设推进,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新高地。
一座现代化人民城市,不是钢筋水泥的堆叠,而是产业、生态、生活的共生。市民的观察与建言,让绿色生态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语汇,也推动着“美丽之城”从蓝图走向现实。
从“邮轮母港”到“轨道景点”
城市想象被不断拓展
人民城市,不只回应眼前的需求,也承载着长远的想象。
无论是对寸滩国际邮轮母港设计方案的关注,还是对轨道交通更前瞻、更国际化的期待,市民的目光已不止于生活本身,而是投向城市未来与世界舞台。
市民呼吁:关于寸滩国际邮轮母港的设计方案
建议提到:“寸滩邮轮母港”是全市“十四五”重点工程,一定要拒绝平庸的钢筋水泥丛林,守住山城的魂和美,打造成兼具美学价值与文化意义的全球性地标。
两江新区投资集团回应:重庆寸滩港国际客运中心项目正在开展设计公开招标工作,将在招标确定设计单位后正式开展项目设计工作,感谢您的宝贵意见。
除了在问政平台的贴文外,还有不少热心网友在平台社交账号的留言板上建言献策。
有网友说:“重庆地形和地质比较特殊,修建轨道交通的成本大大高于平原城市,且地域太宽大,要想把交通全轨道化非常不容易,这也是摆在市政建设的拦路虎。”
也有人寄望更长远:“重庆有吸引世界游客的底子,轨道交通的发展更应具备前瞻性,与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标准相匹配。希望能创新打造独一无二的‘轨道景点’,既满足游客的好奇与探索,也让重庆在全球轨道交通版图上拥有与超大城市相符的地位,吸引更多游客来中国打卡。”
无论是邮轮母港的设计方案,还是“轨道景点”的国际化畅想,都展现了市民视野的开阔和城市未来的无限可能。这些呼声,不仅是“当下的期待”,更在汇聚成“创新之城、韧性之城”的未来答卷。
人民城市,书写在图纸上,更落实在点滴中。从公交车站的一次优化,到公共图书馆的一块地基;从片区发展的一个承诺,到轨道交通的一个畅想——每一条留言,都是一份信任;每一次回应,都是一份责任。
问政平台,让“民有所呼”不被忽视,让“政有所应”更加及时。正是这些微小的声音,汇聚成人民城市最柔软却最坚韧的力量。
面向未来,这座超大城市的蓝图还在不断延展。无论是更便捷的交通、更宜居的社区,还是更具国际范的都市气质,市民的期待,正在一一转化为可见可感的现实。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如果您也有想法想说、期待想提,欢迎登录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写下关切与建议,让“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落到城市的每一步成长里。
文字:陈梦雪
校对:李想
策划:张芊 郭鹏
出品:第1眼TV-华龙网舆情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