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 16:06:10
珠子里找名字“隐性消费”423元……近期,陆续有网民向华龙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反映遇到消费陷阱的情况。随着中秋国庆黄金周到来,出游高峰和消费高峰叠加。如何避免消费陷阱?如果不小心中招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华龙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联动北碚区消委会,公布几个典型案例,送你6招锦囊妙计!
花费423元购买手链 游客怀疑隐性消费
9月25日,游客姚女士在华龙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发帖反映,她和家人来重庆旅游,被商家以挑选带有名字的珠子串手链为由,引导隐形消费423元。
收到网民反映后,华龙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联动了当地市场监管局。当地市场监管局回复,经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核实,该门店所售商品均明码实价。商家表示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无条件为顾客退换。请顾客保留消费凭证找商家退换货。
华龙网联动区消委会 曝光4个典型案例
无独有偶,北碚区消委会表示,近期他们已接到多起消费投诉,这些典型案例请注意。
“免费抽奖”案例:某超市外的金饰店,声称免费抽奖,一等奖抵扣现金2000元,多名消费者抽中一等奖,当事人为充分利用“大额抵扣”的中奖优惠而购买了金饰。
“免费送学习机”案例:某商家电话促销免费送平板学习机,现场领取时却被告知要额外缴纳2000多元课程软件费。
“预付充值”案例:某美容美发店,通过低价促销收取大量预付款,再转让经营者,以经营者变更为由拒绝消费者使用充值卡,或要求消费者重新充值以“激活”卡内余额,经多次转让后停业。
“潜入微信群诱导消费”案例:学校周边某琴行,经营者雇人冒充大学新生潜入大学生微信群,骗取信任后邀约大学生团购报课,收取培训费后,较多大学生投诉课程质量低、体验感差。
6招锦囊妙计 长假期间请牢记
通过以上4起涉及消费的典型案例,北碚区消委会给广大网民朋友支招6条锦囊妙计。
妙计1:线下购物,多种途径帮你识别商家真假和信用。线下购物尽量选择大型商超,在小型经营户购物前,应及时核对商家相关证照,通过“山城有信”公众号或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商户名称核查商家营业执照、行政处罚、异常名录等信息。
妙计2:线上购物选择正规电商平台。下单前应查阅商家营业执照、信誉度、销量、商品评价等信息,仔细阅读优惠活动及退换货规则,若发现虚假评价、诱导刷单等情况,及时举报。小程序购物事先核验商家营业执照,朋友圈、微信群、代购等渠道购物后续发生纠纷维权较难,应尽量核实销售人员姓名、电话等身份信息,避免通过微信无法找到实际经营者而带来的维权困局。
妙计3:抽奖免单赠送莫轻信。警惕免费抽奖、免费赠送、厂家回馈等“天降馅饼”,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妙计4:预付充值要谨慎。预付式消费近年来在美容美发、健身、培训、餐饮等行业广泛盛行。双节期间,较多商家利用让利、打折、预存优惠、团购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券。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谨慎办理,识别真伪,提防“优惠商未享用,本金已打水漂”。
妙计5:适度消费应倡导。商品采购保持理性,切勿因贪图便宜跟风购买,购买前应看清价格名目及合同条款,防范虚假折扣、虚假满减承诺等消费欺诈行为。
妙计6:消费维权,保留证据很重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要注意索取购物凭证、服务单据、合同票据等,以作为维权时的重要依据。
维权消费,这些服务热线可以帮你
重庆市市民热线:023-12345
重庆市旅游投诉中心:023-96111
重庆市消费者投诉电话:12315
除了以上途径,也可在华龙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发帖留言。
国庆“我”在岗 服务不打烊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面对即将到来的天量游客,海量消费,一个规范有序的旅游消费市场,有利于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带动消费增长,有利于夯实地方经济实力。
有鉴于此,华龙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联动北碚区消委会,推出了本期报道。十一黄金周来临,华龙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将一如既往为市民服务,长假期间,如果您遇到了烦心事,欢迎来华龙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发帖反映,我们将及时转交并跟进处理结果。
编辑:于洋 陈思睿
策划:周鹏
编审:郭鹏
主编:张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