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16:05:53
华龙网讯(丁新)为进一步加强红十字生命教育工作,持续推动生命教育活动走深走实,吸引更多青年学生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在红十字事业中挺膺担当。近日,由市红十字会主办的重庆市红十字青年网络骨干志愿者生命教育活动顺利举行,来自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20余所高校红十字青年及南岸区青影志愿者服务中心等社会公益团队骨干60余人参加。
两天里,青年志愿者参与了救护员培训、开展红十字运动传播和心理戏剧团体辅导活动,参观重庆市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和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并进行了沉浸式生命教育研学活动。活动中,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参与感受,也讲述着自己与红十字会的“结缘”故事。
以家人为榜样,在公益路上举烛前行
重庆“爱心车队5号”的哥陈任斌走了已经8年了,但在很多人心中还记得他,作为重庆首位遗体和器官捐献的出租车驾驶员,他的大爱精神感染了很多人,也包括家里人——陈任斌有一对儿女,儿子陈裔和女儿陈可都是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经常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
“我与市红十字会结缘是2016年7月1日,在父亲的葬礼上认识了很多前来吊唁的市红十字会的哥哥姐姐们。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陈可告诉自己,自己得到了这么多帮助,应该也要像父亲一样去帮助别人,把这种奉献精神传递下去。
在父亲的精神感召下,陈可成为市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2017年协助外联部参加工商大学的活动,2019年4月1日参加“重庆市2019年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代表捐赠者子女上台发言。
“一直以来,我都很感谢市红十字会的帮助,精神上的鼓励,物资上的资助,每一份鼓励和资助都传递着暖暖的情意。”陈可说,“最感激的是遇见了市红十字会的哥哥姐姐,他们教会自己很多,资助我学习,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带着我一路成长。”
谈及此次活动的感受,陈可说:“意义深刻,救护员培训提升了自己紧急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生命教育活动让我意识到与人沟通的重要性。‘人道、博爱、奉献’,我一直谨记在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学里,哥哥陈裔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陈可说虽然当时因自己未成年,不能签《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表》,但自己心中一直也有捐献意愿。
有一种大爱播撒希望,让绝望中等待的人们看到曙光,有一种善举迎向新生,从此化天各一方为血脉相连。截至2024年10月31日,我市共有角膜捐献3440例,遗体捐献5698例,人体器官捐献126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286例。
兴趣是坚持的动力,我把做志愿者当成爱好
“我从高中开始接触志愿者并参与活动,如今已7、8年。”南岸区青影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人万梓豪分享自己与红十字会的“结缘”经历。2023年,已做了7年志愿者的万梓豪参加市红十字会救护员证考试培训,培训中,他结识了市红十字会,后面就经常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
后来,“00后”万梓豪的空余时间都在做红十字志愿者。
“做志愿者是我的兴趣和爱好。” 万梓豪说,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人害怕他把精力放在做志愿者上会耽误学习和工作。为此,他说服家里人并保证做到二者兼顾。后来,做得多也收获了很多,人也充满正能量,家里人也就释怀了。
工作后,因做志愿者,万梓豪在单位小有名气,经常利用自己专长给单位员工做“三救”“三献”科普,因上班时间相对自由,在休息日他会去做志愿者活动,累并快乐着。
对于此次活动的收获,万梓豪说以前掌握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本次活动是对救护员的复训,让自己的救护知识更扎实。在生命教育活动环节,消除了自己对器官捐献的恐惧心理,对捐献者的无私精神很感佩。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生命很珍贵,命运给了我二次机会,就要好好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回报爱我的人,也想去天南海北,到处走走,用心感悟这个世界,用眼看看这精彩世界……”心愿卡上39个心愿,陈得救写了一大半,朴实的文字记下了她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陈得救一生下来,肚子里面就有三个畸胎瘤,不到半岁,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后被收养她的陈爷爷捡回,因此取名“得救”。随着一天天长大,肚子里的瘤也跟着长大,肚子越来越鼓,她不敢上学,怕肚子有一天被撑破,由于收养家庭困难一直没能得到及时救治,畸胎瘤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得救的肚子里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在一次救助活动上,得救鼓囊囊的肚子引起了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的关注。通过红十字会的积极协调,新桥医院普外科专家免费为其进行会诊,红十字志愿者还积极动员爱心人士为她筹得手术费用。2014年4月3日,新桥医院的专家历时6个小时将她肚子里重达7.8公斤的畸胎瘤成功取出。陈得救“得救”了。
“很感激帮助我的人,带我走出那段苦难的岁月,同样也感谢他们,把我带进了新的明媚的生活。如今我也成了和大家一样的青年大学生,我一直在不断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希望如今自己散发的一点微光也能温暖到他人。”陈得救表示,“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也引领着我,在经历了坎坷也得到了眷顾后,我对生命的理解也更深刻、更厚重了。”
如今,红十字青年已成为推动红十字事业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支生力军。
据悉,通过对青年骨干志愿者开展涵盖红十字人道传播、生命教育心理戏剧活动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等内容的生命教育活动,旨在深入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志愿者们深刻理解红十字精神的内涵,全面提升青年骨干志愿者在人道救助、心理疏导和应急救护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促进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交流与发展,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让青春与人道同行,聚力青春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