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4 15:48:34
近年来,长寿区红十字会以关爱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为宗旨,深入开展“三献”工作,坚持“四措并举”推进“三献”工作高质量发展。
配强“班子” 筑牢根基
长寿区红十字会高度重视“三献”工作,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和队伍建设,为工作开展筑牢根基。
一是领导重视,理顺工作体系机制。2022年6月召开全区红十字会员代表大会,2024年10月召开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配齐配强工作班子,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
二是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为“三献”工作搭建坚实平台。目前,全区已实现街镇、公立医院红十字会全覆盖,同时建成企事业单位红十字会3个、学校红十字会5个、村(社区)红十字会54个,共计103个基层组织。
三是大力发展壮大队伍。建立志愿宣传服务队,在志愿服务组织和捐献者及捐献者亲属中发展宣传员,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宣传活动。2024年,长寿区新增团体会员4个,新增“三献”服务登记点——采血点2处,现有会员2944人,全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达20支,志愿者人数达609人。
搭好“台子” 提升参与度
长寿区红十字会通过加强投入和部门联动,提升“三献”工作参与度。
一是加强投入,建成人体器官捐献生命纪念园。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红十字项目经费连续三年纳入财政预算,“三献”工作宣传实施经费得到有效保障。2023年,通过联合共建形式,建成全区人体器官捐献生命纪念园,为捐献者家属提供寄托哀思的场所。
二是积极试点,主动对接“三献”业务工作。长寿区主动承接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核心业务下沉工作,调配1名工作人员负责中华骨髓库日常业务,并积极申请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重庆分库长寿工作站。
三是部门联动协同发力。联合区卫健委新增2个固定献血点,进一步提升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入库宣传招募能力。
2024年,全区累计参与无偿献血6004人次,献血量达9522单位;完成造血干细胞志愿登记入库190例,完成目标任务的100%,较去年增长32.1%;完成遗体(角膜)捐献志愿登记405例,完成目标任务的100%,较去年增长77.8%;完成器官捐献志愿登记400例,完成目标任务的100%,较去年增长67.9%;实施自愿捐赠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17例,全面完成市“三献”目标任务。
选准“路子” 加大知晓度
长寿区红十字会通过多渠道宣传,提升“三献”工作知晓度。
一是扎实开展宣传日活动。利用“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月”“世界红十字日”“世界献血者日”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三献”宣传活动。2024年4月,举办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现场有近200名干部群众、家属代表参与,活动社会效果获一致好评。5月8日,在寿星广场开展“5·8世界红十字日”宣传活动;6月14日,在重庆化工学院开展“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7月17日,在寿星广场开展“群众身边的红十字”大型志愿服务活动。
二是推动部门联动协作。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联合融媒体中心等实现网上网下宣传,利用镇街赶集日,与镇街及卫生院等进行“三献”宣传。全年发布“三献”信息稿件36篇。
三是多途径拓宽宣传渠道。将“三献”工作纳入镇街及卫健系统年度考核,融入应急救护“五进”工作,全面强化“三献”工作宣传力度。
充实“里子” 提升满意度
长寿区红十字会通过规范服务流程和人道关怀,提升“三献”工作满意度。
一是开展缅怀纪念活动。清明节前后,通过举办缅怀纪念活动、讲述捐献故事、赞美诗歌朗诵等形式,缅怀捐献者,弘扬大爱精神。
二是规范细化服务流程。区红十字会加强与市红十字会和接收单位的沟通对接,规范细化服务流程,将登记信息及时共享,规范登记、捐献和接收流程,所有环节无缝对接。做好捐献见证、造血干细胞捐献体检及采集等各环节的人道关怀和服务,尊重移风易俗,做好现场默哀、遗体告别、追思缅怀、陪同采集等,让群众感受到对捐献者的尊重与关爱。
三是做暖人道关怀。出台“博爱救助·幸福长寿”人道救助项目,每年春节、清明节,开展捐献者家属慰问活动,表达对他们的问候和感谢,增强捐献者与红十字会的粘合度及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