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5 16:29:14
编者按
推进清廉重庆建设是市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部署。清廉市场建设是清廉重庆建设9个单元之一,旨在防范化解与市场有关的腐败风险和不正之风,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诚信经营的清廉市场,激发经营主体干事创业热情,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清廉市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市级有关单位、各区县聚焦市场领域关键环节,紧盯重点任务,突出示范引领,运用改革办法,全面推进清廉市场建设。为集中展示我市清廉市场建设的生动实践、先进典型,营造清廉市场建设良好氛围,特开设“清廉市场建设”专栏,持续推出市级部门和各区县清廉市场建设改革举措系列报道,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推动互学互鉴,促进全市清廉市场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本期刊载渝中区发展改革委案例。
渝中区发展改革委实施“四项举措”高效高质推动清廉市场建设
渝中区发展改革委聚焦政企沟通服务、市场准入效能、招标投标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卡点难点问题,创新服务机制、规范服务标准、深化监管改革、增强信用赋能,高效高质推动清廉市场建设,全面营造“政企联动、服务高效、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2025年1月荣获清廉重庆建设最佳案例。
一、改革举措
(一)强化企业培育,用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一是创新企业服务机制。健全优化“区级领导+部门+管委会(街道)”三级联系服务机制,强化主动“登门”走访;严格落实“0-3-10”问题解决工作机制,强化问题办理台账管理,形成“建账、盘账、对账、结账”工作闭环。
二是开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开展“企呼我应走访服务”“政会银企”对接等八大行动,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推进“新时代渝商培养计划”,做优“母城匠心”项目,开展“渝中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案例”挖掘评审,常态挖掘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家故事。
(二)规范服务标准,持续提升市场准入效能。
一是统一登记办理标准。建立完善《渝中区个体工商户登记办理规范》,统一材料收取、录入、审查标准,实名认证标准,流程环节标准。
二是持续开展“四型四优”窗口建设。建立并落实《注册许可窗口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注册许可窗口服务提质增效工作制度》等制度规范,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三是持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强化窗口文明服务规范、服务流程规范,不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线上线下同标办理,实现经营主体准入“零见面”“零跑路”“零成本”,全流程无纸化“半日办结”。
(三)深化监管改革,强力推动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一是启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与市联交所集团协商开展市区共建合作,依托市级标准化平台,降低围标串标风险。
二是强化部门监管协同。建立《招标投标部门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及时移送。
三是强化招标投标数字化监管。引入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技术,做到交易全程留痕、可溯可查,打破专家地域空间限制,遏制围标串标行为。
四是规范招标代理机构管理。推行代理机构专人负责制,加强身份核验,有效治理代理人员“随意挂靠”“多重身份”乱象。
(四)增强信用赋能,联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和信息归集通报机制,确保数据及时、准确。
二是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各部门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开展监督检查,提高监管效率。
三是依法推进失信惩戒措施。落实失信惩戒措施清单,加强失信行为认定,完成失信必惩。
四是开展“信用+商圈”应用场景建设。建立商家信用评价指标和风险预警模式,及时发现商圈企业信用风险,提高监管效率。
二、改革成效
(一)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改善。2024年,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座谈交流等形式联系走访企业3891次,座谈民营企业家250位,收集并解决企业反映问题290件,企业困难诉求解决更加高效。通过“政会银企”对接行动18家银行分别向28家民营企业授信共计23.8亿元,有效降低了民企融资门槛。推荐拟上市企业6家,其中1家纳入市级后备库。通过“新时代渝商培养计划”成功推选渝商领军人才7名,精英人才12名。
(二)市场准入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2024年,新增经营主体18293户,主体总量达121653户,同比增长0.39%,创历史新高,市场主体总量稳步提升,活跃度进一步提高。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办理率达到99.8%,办事窗口由23个缩减至12个,更多服务资源释放到审批后,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更加规范。2024年,完成58个项目招标文件备案,顺利实现59个项目招标、总合同金额30.4亿元,实施信用记分处理4起,妥善处理投诉4起,已实现公开招标项目电子招投标和不见面开标全覆盖。完成交易平台整合,有效降低围标串标风险,招投标市场秩序良好。
(四)信用体系建设更加健全完善。2024年,信用平台共归集信息1156万条,归集“双公示”信息近2万条,及时率、合规率达95%以上,信用信息归集更加全面合规。运用信用联合奖惩系统查询经营主体信用情况3万余次,失信处罚受限威慑作用进一步显现。已在20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市场监管针对性更强。“信用+商圈”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全市信用应用场景试点,信易贷·渝惠融平台注册市场主体4141户,成功授信334笔、金额3.47亿元。